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最新数据,2025年全球铝箔出口市场经历了显著重组,德国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铝箔出口国,而中国则跌出了前五名排行榜。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期间,德国以7.7亿美元的贸易值和11.714万吨的出口量领跑全球铝箔市场。意大利以3.62亿美元和6.169万吨的出口量位居第二,美国(3.08亿美元,5.609万吨)、土耳其(2.65亿美元,6.129万吨)和日本(2.45亿美元,2.764万吨)分别位列第三至第五位。
这一格局与2024年同期形成鲜明对比。去年,中国以14.76亿美元和47.944万吨的出口量遥遥领先,德国位居第二,美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紧随其后。
谁获益,谁损失,幅度如何
按价值同比计算,德国增长23.96%,意大利激增76.59%,美国增长31.06%,土耳其几乎翻倍,增长93.43%。日本在2025年进入前五名,而中国则在2024年领先后跌出前五。
在出口量方面,德国基本保持不变,从11.717万吨略降至11.714万吨,意大利增长约11%,土耳其增长约11%,美国增长18.77%。中国2024年的47.944万吨总量在2025年跌出前五名。
变革背后的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出口下降可能源于国内需求增加、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全球供应链调整。与此同时,德国和意大利抓住了市场机遇。
德国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包括Alunorf、Norsk Hydro和Novelis等主要生产商,以及其在食品包装、制药、电子和汽车行业的稳定需求。德国更广泛的铝市场在2024年估值约为5560亿美元,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意大利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产能扩张和可持续制造的投资,以及该国在高质量食品包装铝箔方面的传统优势。
美国市场受益于食品包装、制药和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强劲国内需求,而土耳其则通过利用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成本以及接近欧洲和中东市场的地理优势,实现了出口价值几乎翻倍的增长。日本的进入反映了其向制药和电子行业高价值、精密铝箔产品的战略转型。
未来趋势
贸易政策转变和区域协议,如印度-英国自由贸易协定,正在重塑全球铝箔贸易格局。同时,可持续性驱动的购买模式为投资于更环保生产的出口商提供了竞争优势,这特别有利于意大利和土耳其吸引更大订单。
行业专家表示,政策变化、供应重新定位、产品质量和可持续性的综合效应正在推动全球铝箔市场发生深刻变革,德国和意大利已确立稳固地位,而其他国家的排名则可能继续调整。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影响全球铝箔产业的竞争格局。